哥伦比亚 -- 波帕扬 Popayán
💡免责声明:以下含地方景色剧透。本人旅行经验不适用每个人,斟酌观看。如有意外,后果自负。
目录
在 Popayán 待一周。
首先作息方面很健康,晚上 10:00 左右就睡了,早上 7:00 被阳光给闪醒。仓库里晚上漆黑,蚊子也多。我在 San Agustin 之后来这里又被叮了好几个包,知道黄热病的危险之后我就立刻去买了驱蚊喷雾。里面含有维他命 E,驱蚊能力不是特别的强,效果不是很大。小药房只有这一种。猫似乎特别讨厌这个味道,每次我经过都打我腿,早上起来没喷的时候又喜欢蹭我。
本来是打算在这里做饭的,但是厨房实在是太脏了。冰箱不干净,塞满东西,于是每天都是出去吃饭。早上简单地吃超市买的面包或者街边小吃,中午去餐厅里面去尝本地的食物,这周在 Popayán 让我体验更多的,应该是食物方面。
哪怕现在都玩遍了,总结下来还是在这个城市吃的最本地也最实惠。
概述
天气
基本上每天就是上午放晴,下午就开始下雨,天气不算太热,但也不是很冷,一般一个长袖就可以,或者怕冷的话可以短袖加一个薄的外套。 可能是我睡仓库的原因,晚上就挺冷的盖上给个大的毯子还是会被冻醒。

交易
不论是餐厅还是超市,大部分都不需要付现金了。由于很多餐厅只接受本地的 Bancolombia 的扫二维码付款,出去吃饭还是需要带现金。
中餐厅
看一个城市偏不偏,就数数有多少家中餐馆,Cauca 的省会城市 Popayán,有将近 20 个中餐厅。
大街上的人,说穷吧,是有流浪汉,但是在市中心走着都是夹着文件夹。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就是郑州第一家爱马仕刚开业第一天,全部抢光,这个城市也是这种感觉。
黑人数量变多了。哥伦比亚的精神小伙都喜欢两边剃光,中间留一溜儿的莫西干头。
景点
El Morro de Tulcán
- 可以眺望整个城市的小山丘,原本上面是有这个城市开拓者或者创建者的骑马的雕像,但在疫情时期 2020 年经过原住居民的游行后,这个雕像被推倒了。政府立刻放了回去,原住民就警告说,如果放上去还会再推到了。于是,当地政府决定不再把雕像放回去,雕像的头部已经被损坏。
- 小山丘里面有一些原住民的古墓,因为担心进行考古的话会塌陷,所以就没有再继续做调查。
- 天黑之后不建议在这里走。
Puente del Humilladero
- 一个连接市中心和稍微贫困区的桥,传说是由奴隶的鲜血和骨肉造成的。然而,据可靠消息说,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筑桥时奴隶制还没有被引进。
Campanario Shopping Center
大型商场,里面有 miniso、服装、超市等等。
Candy Disco LGBTI
彩虹友好酒吧,入场费很低。
Cascada La Torre
徒步路线,可以市中心坐 (私人) 公交车抵达。
建筑
市中心都是白色殖民建筑,也是这个城市的知名特色。稍微再往市中心外走一点,就是乡镇的气息。城市里的教堂特别多,大概每条街有两个。
好几个博物馆可供参观,前前总统住的院子也是博物馆。一般地主有两三个院子。先入门的第一个庭院里面有喷泉,第二个庭院里面是游泳池,只给男性使用,女性和奴隶都不得使用。第三个庭院就是最里面的后院,种植了花儿,像延长版的四合院。 这个城市有最老的大学,也有最老的教堂。很多往届总统从这里的一个大学毕业的,城市也因为大学而出名被称为大学城。同时它宗教性较强,有很多的教堂,也被封为哥伦比亚的圣地亚哥。
彩虹游行
七月初的 Pride Month 有彩虹游行,哥伦比亚同性结婚合法。
Holy Week
四五月份的 Holy Week 是 Popayan 最大的一个庆典或者游行。很多人会走在街上庆祝,教堂把木乃伊给搬出来。有钱的人进教堂组织活动,当然普通民众也可以免费在路上参加。大家都手握蜡烛或者是扛着雕像,会很壮观,但是部分本地人对这个感觉没什么意思。
食物
哥伦比亚一般午餐配置是一盘主食大米和一点沙拉,加上肉类的蛋白质和一杯果汁。如果肉不在盘子里,那就在汤里。均价是 COP 12,000 ($4.1),比在 San Agustin 吃的要便宜。可能是因为我在 San Agustin 吃的是素食,每天换菜单,所以价格会比较高 15,000 ($5.1)。

到这的第一天是晚上,没有吃东西,天也黑了。第二天去超市想买东西做饭来着,挑了意大利面,六个鸡蛋和黄油。在长得像家乐福一样的当地超市奥林匹卡 (Olimpica) 中熟食区吃了鸡肉三明治 + 果汁,大概 1 1000 ($3.8) 左右。 后面听 Paulin 说 Olimpica 挺贵的,Tiendas D1 和 Exito 相对会便宜点。
图片备注格式:名称 + 价格 + 我给的分数 + 主要材料。
饮料

TIUSPA Cafe de Cappucino
免费蹭的,咱也喝不出来咖啡的区别。

Dilicia 甜品 4/5
便宜又好吃!

上面擦点柠檬,整个饮料对我来说太酸了,反而有点儿胃胀气的,可能是发酵太久了。

这个饮料背后的故事就是一个妇女去火山上采雪制成了这个饮料。

Cheese 本身放进去之后就没有那么油腻,但是热可可的浓度太强了。

本地人喜欢喝的,牛奶混刺果番荔枝,中文真绕口。

Lulada 4/5 COP 5,000($1.67)
大家都爱的 Lulu 做成果汁了,酸酸的,解腻。

甜品 3.5/5
上面一层水果特别特别酸,适合配咖啡。下面奶油浓厚。
主餐

Sancocho 5/5
本地传统的食物 Sancocho,汤里有土豆玉米,有的汤可能还有点儿鸡肉,配上主食还有一个饮料,我挺喜欢的。我不应该点牛肉,不好嚼。牛肉旁边是整块木薯。东西挺多,吃得很顶。

Patacón con Queso 3/5
Plantain(植蕉 / 芭蕉)制成。 没有 cheese 的话会更好吃。

Sopa de Ajiaco 5/5
特产鸡肉汤,鸡皮特别油腻,淋上奶油很清爽。

3.5/5
Popayán 传统食物。Patacón,豆子,鸡肉,沙拉,果汁…

Bandeja Patoja 3/5 COP 25,000($8.36)
Bandeja 就是一盘的意思,不同地方的也不一样,有 Bandeja Patoja,也有 Bandeja Paisa。这是半份,含有 Carantanta,炸猪皮,Empanada,粉肠,tamal… 基本上本地特产都在这盘里了,找 Popayan 本地的食物只要看名字带不带 Pipan 就好。好油!柠檬长得跟橘子似的,我的眼睛和初级认知系统欺骗了我。一口吃下去,味觉让我认清它的真面目。

Sopa de Carantanda 5/5 COP 5,000($1.67)
Carantanda 放汤里好好吃,就跟芝麻叶放汤里似的,口感软韧。

Bandeja Paisa 4/5
Bandeja Paisa 里这个五花肉啊,真是难嚼啊。一般 Paisa 盘里有蛋、肉糜、炸五花肉、牛油果、炸芭蕉和豆子,根本吃不完。有意思的是看到他们家外卖网站在减价,结果餐厅里面卖的还是更便宜,外卖平台是真的赚。
街头小吃

Aborrajado 2.5/5 COP 3500
路边摊炭烤芭蕉,太多 cheese 了!

Hojaldras 3/5 COP 1000($0.33)
很油,炸面粉糊。

Chontaduro ****4/5
做熟晒干后的棕榈果,蘸蜂蜜和盐,味道独特,很多纤维,吃起来像水分少掉 50% 的红薯。核咬开后里面白色的种子可以吃,安全起见不建议用牙咬,我成功咬开了。

Patacón mixto 3/5
Patacones 上面加各种肉和调料粉。Too cheesy。

Buñuelo 3.5/5
方的,没啥特别的。x

Almojábana 4/5
Buñuelos 3/5
纯芝士面食,便宜顶饱。

Tamal de Pipian 4/5
corn dough stuffed with pork, chicken, chickpeas and vegetables, all wrapped in banana leaves and steamed.
Tamal 是传统哥伦比亚小吃了,拉丁美洲版的的粽子,叶子是芭蕉叶。还行,不会每天吃。肉粽哒咩。

Carantanta con Hogao 4/5
Champus 4.5/5
made from cooked ground corn
Mora Castilla 里的 Champus 没上一家那么酸,可以接受。

Empanadas de Pipián 5/5
好吃好吃,便宜又好吃的油炸物。收银台后的开放厨房内,子孙三代同堂。儿子收银,婆媳 / 母女做馅儿,包饺子。孙子看动画片,打杂。Empanadas 在哥伦比亚到处都是的,但是每个城市的馅料又特别不一样,同理也是 Tamal。

Escoge tu Aborrajado - mixto de pina, pollo, chicharron 3/5
自选馅料的 Aborrajado。太肥腻了,五花肉我真的要吐了。

Quesote Aborrajado 4.5/5
只是芝士炸球的 Aborrajado 话还是能接受的。
餐厅
Mora Castilla,有很多传统食物,不便宜,游客必来。
Cafeteria La Fresa,便宜的 Empanadas de Pipan,开放式厨房能看到阿姨和奶奶在包和炸饺子。
Cocina Tradicional De Pipian,本地人来吃,价格还 ok。饭配个爆米花有点突兀。
Restaurante Caucana,本地人推荐,COP 12k 的午餐上哪找去。
MR MADURO,Paullin 推的,给 Aborrajado 加馅儿,可以尝尝。
Latte Chocolatte,老板请客吃饭的地儿,氛围好,装修漂亮,挺隐蔽。
Restaurante los Quingos,本地人推荐,饭点人就多哇,都叔叔阿姨带家人来吃,味道不错,价格合理。
Frijol Verde,最后一餐在这吃嘞,走路二十分钟,匆忙吃一餐。离车站挺近。
其他小吃就在路边摊,或者看到顺眼的面包店进去吃就成了。
心情
开始经历旅行疲惫 (travel fatigue) 了,会有 “为什么我还在旅行” 的念头。一天不知道该怎么计划,不想浪费国外的时间,这样反而会给自己增加压力,比如必须要每天看景点或者体验整个城市。 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在离开的前一天自己在住的地方呆着,看看电影什么的,出去吃个饭。不给自己安排必须要去某个景点啊,或者是必须要尝某个东西。走的那一天也是同样的,因为收拾东西什么的就外出走一圈还是可以的,但是不用给自己必须打卡的这种压力。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没有自己熟悉的东西。不管是环境还是食物都不是自己从前熟悉的感觉,会有一种分离感。这种感觉让我有些不安,才有旅行疲惫,人的本能是在寻求安稳和舒服。 比较幸运的是,每天也就上班儿四五个小时不是太久,主要是在晚上会累。与本地人聊天,德国朋友 Paullin 带我出去吃东西或者是遛弯儿,这样也能让我轻松了点。
狂欢
也是因为 Paullin,我才知道那天有个彩虹游行。和她的朋友见面之后,很热情,带我尝了本地的食物。 我一直推辞她们对我晚上去开趴的邀请,一个原因是八九点才去,另一个是对酒吧这个场所非常陌生。中间有个小插曲就是我们游行完之后发现这个小姑娘的女朋友不见了,一问是去找她前女友去了,小姑娘一脸无奈。
上完晚班儿之后,我们一起去了彩虹酒吧练习 Salsa。虽然头一天欢送 X,跟德国小姑娘们和当地人同事学了一地点,但是我运动能力比较差,学艺不精。X 长相十分 Kristen Stewart,神态也像她《在路上》的角色。
不管是在游行还是在酒吧里,才算是真的感觉到了哥伦比亚的热情和奔放。他们左手拿瓶 Aguadiente,右手拿个 shot 杯随机敬给路人。只是在 bar 里我就喝下了不同陌生人给的 4、5 个 shots。Aguadiente 有 20、30 度左右,不是太高但也挺烈。 和这里的炸饺子 Empanada 一样,各个地区也有不一样口味的 Aguadiente。我和 Paullin 两个 Salsa 新手看着太不专业了,酒吧的客人们主动教我们跳 Salsa。
酒吧音乐不限制于 Salsa,其他蹦迪有节奏的电子音乐也有,拉丁美洲的音乐居多。大部分人都不会像国外音乐节似的蹦跳起来,更多是慢慢地、暧昧地腰部以下舞动。
和我们同坐的几个小孩们,跳舞非常厉害。戴棒球帽,上身只穿外套大敞开的 Z 男孩问我开心吗,我答开心。坐他身旁的人翻译大喊你想更开心吗。只见 Z 手在外套内胆捣鼓着什么,室内昏暗,彩灯乱闪。加上遮遮掩掩的动作,这是要开始上药了啊。我连忙说不用。临走前 Z 给我 aguadiante 我也不愿喝了。
咖啡厅
想要练英文的本地人,都有非常强的目标和坚持。他们来这里主动对话,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英文。 有一些是已经毕业的人,还有一些正在上大学的学生。大部分人都是与工程相关的专业,他们想要通过学习英文而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就像很多中国人对哥伦比亚不了解一样,当地人对中国人也有些许的信息差异,比如对于吃猫狗或者奇怪的动物,对于中国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不了解。
青少年
酒吧的客户年龄都不太一样,有大人和小孩儿。坐我们同一桌的一位小孩儿才 15、6 岁。他看起来挺嗨,一直跟我说,你好漂亮,我很喜欢你的发型哦,不过他是有男朋友的哈。 他和余下本地客人一样,salsa 游刃有余,我跟不上他的脚步。一般在哥伦比亚,15、6 岁已经高中毕业准备去上大学,这个年龄我第一次听到是比较惊讶的。 在我看来,十五六岁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想法或者身体还没在完全成熟的状态,这时候去上大学会不会对他们的要求或者考验太高了呢?
我向本地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听说他们的父母特别保护孩子, 一般不会让他们跑的太远。在聊到的三个女孩子中,他们都是毕业要去波哥大上大学。我好奇为什么既然他们的父母都是比较传统,在乎家庭,怎么还允许他们跑那么远的地方去上学?其中一个高中生对我的回应是,比如她的妈妈在 12 岁的时候还在牵着她的手过马路。在 15、6 岁,即将毕业的时候,突然对她说说你想去哪都可以,你要独立生活了。从被保护得很好到面对整个社会或者生活这件事情,对她来说也是比较错愕的。她们高中的环境非常吵杂,比如学生会对老师各种不尊敬。有的家庭父亲的缺失或者父母的吵架,也会导致这些年纪轻轻的青少年情绪或者性格的不稳定。就算如此,他们早早地毕业后还是需要找工作,要养活自己。
而另一个叔叔(他名字特别长)说,是他十来岁的时候 Popayan 的地震让家里失去了一切。他自愿去参军,后来又去美国军校进行训练,直到现在的退役。他看着也就五十岁左右,非常有精气神儿,但我没想到他已经退休了。他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想做什么都行,和传统的哥伦比亚父母反而不一样,他的大儿子是在法国参军,儿子是做艺术的,他非常骄傲地表达了两个儿子对他 persistent 的尊敬。
Martial arts 在这里很出名,甚至有人问我会不会功夫。一个女孩儿练日本的柔道和摔跤,还差一个级别就上黑道,参加了南美和北美的各种比赛, 非常地坚韧。
Paullin
德国小妹妹们因为交换生项目来到哥伦比亚,她们来之前对这里的预期是不一样的。可能想象中是海滩与大海,但是却来到了小城镇,还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不过,这对于她们来说也是一种人生锻炼。不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需要从头学起。所有的费用全包,她们只需要在这里帮助当地的组织做活动。在这里结识本地朋友,或者是与其他的德国人一起出去玩,也是很好的机会。
因为 Paullin,我学了些德语。我教了她” 吃了吗 “,在中国北方旅游应该是没问题了。
Jessi
咖啡师, 和现在的女朋友一起养育活泼可爱的女儿。很意外地不喜欢哥伦比亚足球队,反而是日本和德国。 宗教方面不虔诚,只信钱。
宗教
一部分本地人对宗教十分虔诚,而在和他们聊天中似乎有一些人对此有歧义,比如有的人依靠建立教堂收取会费使自己受益。
时间观念
哥伦比亚人对于时间是开放的态度,也就是说由于天气或者其他不可控因素等原因,可以完全爽约。被鸽人在此。就算是在这生活的 Paullin,也尽量按照德国的时间观念来,虽然她经常被住家的约定搞的云里雾里。